纸与端齐飞 报纸副刊转型新路探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宽窄巷》副刊创新转型实践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先端后报”:报纸副刊还有生存空间吗?

在传媒生态巨变的当下,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去作为“配菜”的报纸副刊,成为各媒体创新改版的“标配”,副刊常态化表现为:一是固定出版版面(4—8个版),二是固定出版周期(周末或每天出版),三是强调文化品位。

2017年,华西都市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又开都市报先河,将原来的周末《宽窄巷》副刊升级为“天天文化副刊”,每天四个版,每天不同的主题,周一主题为“语闻成都”,报道成都新兴的都市生活方式,聚焦特色人物和有个性、有品质的成都式生活样本,反映当下多元化社会文化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类型、别样生活态度、趣味生活圈子;周二主题为“城市笔记”,记录大城小事,从不同角度展示城市生活,通过讲述与方言有关的习俗、趣闻等内容,原汁原味展示巴蜀市井文化;周三主题为“市民档案”,以近期热点新闻为切口,通过档案馆的档案、地方志的史料,结合采访,还原历史图像;周四主打考古发现,主题定位为“四川发现”,以最新的考古发掘新闻为蓝本,通过对一些特殊器物的追寻,重现精彩历史;周五主题是“剧透”,主打热剧解读及娱评,近距离接触文艺大咖;周六周日的《宽窄巷》则主打文史、人文、姓氏文化和文学艺术,以及半个月有一期4个版的《当代书评》。另外,每天还分别配有老照片、漫画、游记、影评、特稿、连载等图文版面,给读者“好看”。经过一年的办刊实践,获得业界和读者一致认可。

正当华西都市报“副刊与新闻平分秋色”的办报探索在业界引发连锁反应之时,《宽窄巷》又再次华丽转型升级,从过去的副刊“先报后网”改为“先端后报”,即报纸上刊发的副刊文章,必须提前一天或几天在封面新闻客户端首发。这个做法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因为新一轮报纸副刊热产生的背景,正是基于碎片化的互联网、移动端阅读时代的到来,报纸副刊以其可读性、思想性和文化品位的“深阅读”优势才迎来发展的春天。如今连副刊也“先端后报”了,还会有人看报吗?自己的新媒体会不会逼死自己的传统媒体?答案是:NO!

“三个优先”:助力深度融合整体转型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他说,深度融合不是表面融合,是真正的融入,合为一体,是互联网+转型,不是部分转型,是全面的、整体的转型。而融合与转型的目的,就是要达成“四个力”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今报纸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这就倒逼我们要跳出旧空间,站在新媒体这个新空间,用互联网+的思路和方法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实现深度融合与整体转型。

为实现这个目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推出“121战略”,即一支队伍、两个平台、一体运营。一支队伍,就是指华西都市报除报纸夜班和发行少部分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以封面新闻为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主驱动,所有人都是新媒体人,都要整合到封面新闻中。两个平台,指这支队伍负责运营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这两个平台,以双品牌为引领,双引擎为驱动,站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领域,整合运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资源。一体运营,指管理一盘棋、考核一体化,从而推进整体转型,打造“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型媒体”三个维度的一流智媒体。

要落实好这个宏大战略,必须“三个优先”: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一句话,就是记者要用视频的方式采写报道,优先在移动端上发表。直播短视频的兴起,给新闻报道拓展了巨大的传播空间,而“三个优先”的深度融合工作思路转变,让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报道仅在今年头个季度就接连收获了多个全网10亿+的传播。这是因为,在移动媒体时代,快一秒就意味着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传播差距。同样道理,副刊报道和文章也只有借助新媒体才会获得更大的传播影响力。以霍金去世为例,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在第一时间推出网页专题集纳各方报道的同时,《宽窄巷》副刊频道接连推出诗人悼念诗作、名家散文随笔等文章,引发朋友圈刷屏。倘若等到报纸出版再刊发,显然已失去传播先机。

纸与端齐飞:报纸副刊的转型新路

在资讯传播渠道如此发达的当下,报纸要靠新闻来突破极限已非常困难,多家媒体纷纷强化副刊,既看到了副刊有可能留住读者的阅读趋势变化,也看到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兴起对文化副刊类文章带来的巨大阅读期待。如果新媒体的副刊频道还只是停留在转发报纸文章的阶段,显然无论从量还是时效性上,都无法满足“姆指族”刷屏的需要。如果认识只是停留在以上维度,显然对用户和读者缺乏更深入了解。通过这些年大浪淘沙,今天报纸的读者和新媒体用户,早已不是“高度一致”的同一人,受众和用户差别显著,此其一。其二是,作者文章发报纸更多的是为了“确认”和收藏,而发新媒体能帮助其获得“分享”的快乐。

基于此,华西都市报通过“天天文化副刊”,将华西都市报打造成精品的纸;通过将封面新闻客户端原有的《人文》和《千面》频道重新整合包装打造《宽窄巷》频道,区别移动互联网又积极融入移动互联网,是《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的又一创新举措。在这个分享至上的“朋友圈”时代,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他们的每一次转发分享,都是在扩大《宽窄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宽窄巷》的“先端后报”,不仅仅局限于先封面新闻后华西都市报的发稿模式,还包括通过“开放合作”和技术驱动等拓展内容转型空间。以原华西都市报品牌版面“大特稿”为例,自今年2月起通过与今日头条合作,开设头条号,对华西都市报刊发过的大特稿进行重新编辑,迅速引发关注,目前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在10万+、百万+以上,带来“日进斗金”的流量分成。另一方面,通过技术驱动引领,封面新闻与微软小冰机器合作的“小冰写诗”,开先河在华西都市报《宽窄巷》上开设诗歌专栏,、《大河报》等媒体关注,“小冰”还被《中国诗歌排行榜》评为2017年度十大00后诗人。

从华西都市报的《宽窄巷》到封面新闻的《宽窄巷》,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搬家或“一次采集N次发布”。“在创办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和封面新闻《宽窄巷》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样用全球的视野在本土上有所作为?视野需要有全球性、前瞻性和时代性,但落脚点却要在本土。对于四川来说,巴蜀文化是落脚点,是立足点,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大家都在看手机了,报纸怎么办?新媒体不是抢了报纸的饭碗吗?事实上,正是因为封面新闻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让华西都市报有了与其他传统报纸不同的亮丽色彩。一方面,当你翻开华西都市报,也就打开了封面新闻的一个入口。华西都市报上的每一个二维码都指向连接云端的“封面”,更快更多更有趣的资讯扑面而来。另一方面,华西都市报的稿件有许多来源于封面新闻,拓宽了报纸的视野、深度,使得华西都市报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从互联网时代办“大众化高级报纸”,到全民手机移动阅读时代“做报纸就是做艺术品”,用“工匠精神”办好报纸,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宽窄巷》“天天文化副刊”纸与端齐飞,既让业界看到转型方向,坚定转型信心,又让普通百姓看到都市报人永不停止的创新精神。因为,唯有永不停止的创新,才能带领传统报业转型升级,摆脱困境。(赵晓梦:华西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来源:传媒评论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