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来自2016年11月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主办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搭建工作坊”课程笔记。
主讲人:池田秀夫,助教:彭月丽,翻译:张伟斌
含有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仅能够提供作物生长的所需养分,还能改良土壤、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保持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等。原材料很多,如农业:秸秆、豆粕、麦麸、稻壳等;畜禽粪便:羊粪、牛粪、沼液、沼渣等;工业废弃物-酒糟、粗糟、糖渣等。
土壤改良型堆肥:使用难分解的有机物,其中含有耐久腐殖质较多,土壤改良效果可维持多年。
肥料型堆肥:使用易分解的有机物,营养腐殖质较多,仅供一茬作物所需。
选取堆肥的材料必须含有适量的氮、碳等作为微生物的食饵,其指标就是C/N比。由于堆肥材料具有不同的C/N比,所以材料整体只有把C/N比控制在微生物喜欢的30~40之间,发酵才能顺利进行。发酵完成后C/N比通常为15~25之间。注:土壤碳氮比大于50的材料为难分解性有机物,一般作为土壤改良型堆肥的材料。
堆肥材料整体水分含量调整为50%~60%之间,在计算水分含量时,注意将材料自身所含有的水分算入在内。完成品的水分含量因材料和制造方法不同,呈现较大幅度的偏差,大约为20%~60%,一般约为30%~40%。堆肥主要依靠好氧的微生物来进行发酵和分解。因此充分供给微生物呼吸所需的空气是很有必要的,微生物因此而变得活跃,就能制造出优良的堆肥。一般利用通风和翻搅的方法来为堆肥输送新鲜空气。堆肥材料和微生物接触的机会(面积)越多,发酵和分解进行的越顺利,因此形状大的材料需要事先切断或粉粹。举例—稻草秸秆,堆肥材料中选用秸秆时,要把秸秆切成3~5cm长度大小,因此增加秸秆表面积,促使微生物接触,能够达到充分发酵。如秸秆等属于60-70℃左右的中温发酵,锯末、树皮等木质材料一般来讲是70℃~80℃的高温发酵。当温度过高,会导致肥料成分的挥发,堆肥燃烧,质量降低。
目的:新鲜的秸秆等,组织体还存活,不利于发酵进行。可以选择只用秸秆等进行堆肥,但是加入家畜禽粪便作为氮源,再将C/N调整为20~30之间进行堆积,可以制造出优良的堆肥。首先铺上秸秆等,堆上跟秸秆同等容积的家畜粪,不需要翻搅堆积,大约一个月时间。假设堆积量为6立方米的堆体规格可以按照2m*2m*1.5m尺寸。在堆肥盘上进行,将土堆积大约20cm高,铺上原木(未加工的木头)或者竹子增强排水性。先在堆肥盘上堆积上大约30cm厚的秸秆,将第一步临时堆积的产物与家畜粪混合起来堆积大约30cm厚,上面再覆盖上30cm厚的秸秆,如此反复,直到堆积高度达到1.5m左右。注:材料的含水量在50%-60%之间。
③翻搅
堆积后一周内发酵产热,温度高于80℃时,氮的挥发强烈,因而可以适当喷水以免温度过高,使之保持在60℃~70℃。
大约一个月以后进行翻搅,注意里外翻匀, 以便发酵均一。翻搅后温度立即上升,几周后下降,大约3、4个月后堆肥熟透,在此期间,如果再翻搅1、2次,成品效果更好。
附工作坊现场堆肥实操
材料:
树叶、杂草、牛粪
工具:
手推车、铁锹、耙子、镰刀、刀、塑料膜、手套、桶、水、温度计、木条、线
步骤:
②放入牛粪(中间位置)-铺平,敲碎结块,使之均匀,便于透气④均匀在树叶+杂草表面洒水,含水量50%-60%(参考:手握成团,用力挤,有水渗出但不滴下)⑦插入温度计
温度计探头放在堆体的中心处
⑧覆盖塑料膜
塑料膜覆盖时,留有空隙,保持通风
⑨翻堆
观测温度变化,当温度降低时进行翻堆
以家畜粪为主体的制造堆肥的方法之一。是将部分做成的堆肥跟生粪混合调节水分含量,促使其发酵的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反复操作可以连续的将生粪堆肥化。堆积场可以是户外的堆肥盘,当使用猪粪和鸡粪时,由于臭味难闻,有必要慎重选择场地。首先,制造干燥的原始堆肥,将粪尿分离后的生粪约3m³(以要制作的堆肥量为6m³来计算,相当于其1/2的量)进行日晒干燥。避雨大约堆积两周时间,在此期间进行3~4次的翻搅,使水分均匀减少。在这种方式下,即使发酵效果不佳,当水分降到40%(手握无湿感时),就能够作为原始堆肥使用。由于60%的水分率最适合发酵,所以在水分率为80%的生粪中按照1:1的比例掺入水分率为40%的原始堆肥,水分率就变成了60%左右。水分率略低成功率更大。堆积的高度约为1.2m-1.5m。按照每三天一次的频率翻搅,大约一个月堆肥就做成了。通过掺入原始堆肥调节水分含量的同时,还能供给生粪以有用的微生物群,短时间内造出优良的堆肥。只能处理堆积规模的一半多少的生粪,以及在制造过程中盐类浓度会升高。为了解决盐度问题,可以减少原始堆肥的使用量,添加新鲜的有机物,比如锯末、秸秆等。
木质素分解期-存有木质素分解菌分解木质素类物质。此阶段是微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阶段。
2.温度变化
堆肥成型后,插入温度计,每天记录温度变化。
堆肥温度变化反应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活动的状况。当温度下降时,表明堆体的环境对微生物生长、活动不适宜,要通过翻堆来调整水分和空气的比例。
(堆肥第二天观测到温度已到40℃)
是将堆肥材料堆积在堆肥房内的基盘上,用铲车等进行适当的翻搅来推进材料的堆肥化的方式。将堆肥材料堆积在堆肥用的沟状发酵槽中,用安装在发酵槽上部的搅拌机进行。
搅拌以促进发酵。因搅拌机种类的不同,分为铲式和旋转式两种。此种方式的长处在于,同“堆积方式”和“开放式发酵装置”相比,所需时日非常之短。
(1)卧式发酵槽
将圆筒形的发酵槽置于旋转台上,利用驱动马达使之旋转,搅拌材料。
(2)立式发酵槽
将圆筒形的容器立于地上,也有些容器内部被分割成好几段。发酵槽内有旋转叶片,用来搅拌材料。
(主要堆肥化处理设施及装置特征)
生肥直接撒入土壤中,会带来病虫害、虫卵、杂草种子、烧苗、与植物争夺氧和氮等问题。2.发芽试验——最关键的检验堆肥质量的方法。
方法:使用小油菜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注意,实验前首先试验种子本身的发芽率。
观察:能否发芽、叶片颜色、根系状况等。
①液体有机肥的发芽试验:
培养皿内铺双层滤纸,用适当比例的液体肥浸透(试验合适的使用量),均匀播种,一周内统计发芽率,并观测叶片和根系状况。
②固体有机肥的发芽试验:
土壤改良型堆肥可以直接使用作为发芽试验基质,营养型堆肥根据使用量与土壤混合后作为基质,均匀播种,一个周、一个月后统计小油菜生长状况,包括植株棵树、叶片数、叶色、地上部重量,根系状况等。
图为一个周后牛粪堆肥的发芽试验情况。
图为一个月后某有机肥的发芽试验。
图为一个月后不同有机肥发芽试验作为根系和地上部的差别。
依靠人的感觉(嗅觉、触觉、视觉)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堆肥的大概的腐熟度。通常完全腐熟的堆肥无味或者有泥土的气味。使用的如果是家畜粪,若还残存粪的臭味,即便已经干透,也还未充分发酵、分解。有些是未发酵而只是干燥过的。如果无味而且看上去不错的情况下,就要用手摸了。把堆肥放在手上,用手指使劲边按边搓,如果感觉有硬东西刺痛手,那就是树皮或锯屑等未分解物残留的生肥。如果没有硬物感等异物感则证明分解顺利。1)将堆肥浸在水中,在手中边揉边洗。有时候即便颜色发黑,看上去分解情况不错,也会残存原料块。闻一下,如果还有原料气味的话,就是生肥。2)用手指按压洗出的原料块,如果分解得好,就可以轻易压碎。否则说明还在分解处于未熟状态。3)树皮或秸秆等碎块可以试着折、扯或撕一下,如果易断,则说明分解情况很好。1)把堆肥放入瓶子或杯子(耐热性)中,注入热水。在干燥状态下即使是无味的堆肥,一旦注入热水,臭味也会很明显。发出家畜粪臭味的堆肥为分解不完全的生肥。a 注入热水后稍等至堆肥沉淀,分解的有机物颜色会溶入热水中。因材料而异,一般呈透明的红茶色。颜色越深则说明堆肥发酵、分解的越好。b 即使颜色深,如果是不溶于水的微粒子(固体)浮游于水面,始终处于混浊状态的话,则是生肥。
堆肥的使用要根据施肥的目的(土壤改良型、营养型)、植物营养需求特性、有机肥营养特性与释放规律、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提供量来最终确定。这些数据的取得一般要结合本地农科院或其他研究机构、检测机构等。
下面提供几种堆肥使用办法作为参考。
1.发芽率在90%以上
这时不会对作物根部造成伤害,可以放心的随意使用。也可以用作育苗基质。发芽率差的原因如上所示主要由于生肥或养分过多,所以要根据不同原因改变使用方法。
(1)生肥的使用方法
①土壤施肥后,先放置一个月以上,然后再进行播种或移植。
②不要深施肥。
③地表覆盖。
(2)养分过多堆肥的使用方法
①土壤养份量过大时,作物的根无法吸收水分而干枯。故只要不大量使用养分过多的堆肥就可以了。
②一般堆肥的EC(导电率)值不超过5ms/cm为宜。
③根据堆肥各种养分含量多少确定使用量。。一般制作好堆肥后要检测堆肥中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以指导使用。
下图中列出了不同材料的养分成分作为参考:
各种有机物资材的特性及施用效果(预计有效成分为施用1年以内)(3)作物的养分吸收特征
要根据作物营养需求确定堆肥使用量与使用方法。
作物的养分吸收量以及吸收时期都因种类而异。这一养分吸收特性按吸收时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初期养分吸收型:从生长初期起就需要促其生长发育的蔬菜。
如:菠菜、小蔓菁、甘薯、马铃薯、莴苣等
②全期间养分吸收型:在整个生长期内都需要养分的蔬菜。
如:西红柿、黄瓜、茄子、葱等
③后期养分吸收型:初期缓慢生长,从根部和果实的肥大期开始到收获期之间需要养分的蔬菜。
如:西瓜、甜瓜、南瓜、萝卜、胡萝卜等。
家畜粪堆肥的肥效特性因原料的种类而异。
牛粪堆肥为高C/N比型(C/N比:15),属于缓效性的;鸡粪堆肥为低C/N比型(C/N比:8),具有速效性。因此,初期养分吸收型的菠菜等适合施用鸡粪堆肥,后期养分吸收型的西瓜、萝卜等适合牛粪堆肥。 此外,猪粪堆肥的肥效特性大约在牛粪堆肥和鸡粪堆肥的中间(C/N比:10)。也可以根据作物特殊需肥时期进行适当追肥。
科学合理施用肥料,即能改良土壤,又能节约成本。成为合格的农场主的路上,必备解题能力,彭老师来考考你,请听题。
第一题
一位农场主想要将他一亩土地的耕层20cm内土壤有机质提高1%,需使用多少有机肥?(假设该土壤三相分布情况50:25:25,准备使用的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为50%) 由于该土壤符合理想土壤分布,土壤容重为:土壤比重(2.6g/cm³)与50%的乘积1.3g/ cm³(1.3t/m³)。土壤体积为667(㎡/亩)x20cm = 133.4m³。土壤质量为1.3t/m³x133.4m³=173.42t。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x有机肥用量 = 土壤重量x土壤提高有机质比例 50% x 有机肥用量 = 173.42t x 1%故需要该有机肥约3.47t方可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
第二题
当地降雨1mm,耕层(20cm)土壤含水量增加多少(体积含水率)?
思考:
土壤上的降水体积为667(㎡/亩)x 1mm = 0.667m³土壤体积为667(㎡/亩)x20cm = 133.4m³土壤体积含水率 = 0.667m³/133.4m³ = 0.5%故降雨所提升的土壤含水量(体积含水率)为0.5%
参考下图不同土壤田间持水量个凋萎含水量,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计算不同性质的土壤不同情况下的灌水量,以取得最大的效益。比如,一块壤土的农田准备浇水,前一天测得土壤体积含水量为18%,第二天早上突然降雨4mm,则可以估算出其含水量增加了2%,而壤土的田间持水量为25.2%,如果想要达到土壤最大保水量则还需要灌水:(25.2%-18%-2%)* 133.4m³=6.9m³。
堆肥现场视频:
往期文章相关回顾:
D1:生态(有机)农业基础——2016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搭建工作坊
2016沃土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搭建工作坊D2:土壤改良
池田秀夫——发酵肥料“宝卡西”的制作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是一家民办非盈利组织,通过参与到农场或农户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协力农民技术提升,减少外来投入,从理论到技术范畴,引入可达到自然农业或生态上合理的可持续农耕方法。中心主要为生态小农和返乡青年提供pgs认证、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土壤改良和生态种植技术指导、产品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并出版《可持续农业》杂志内刊,致力于可持续农业的推广和传播。1. 在地经验整理和本土专家的培养:整理目前国内应用的比较好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同时培养返乡青年成为本土技术专家。2.《可持续农业》杂志的出版工作,将整理的可持续农业技术编辑出版,服务于在进行可持续农业实践的小农。3. 参与式保障体系的建立:通过推动消费者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小农生态农产品的公信力。如果您认可我们的的工作,可随缘捐赠。(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捐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