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一、 施工准备

(一) 材料及主要机具:

1、水泥:P.C32.5号以上复合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

2、砂:宜用粗砂或中砂。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时,不大于3%。

3、石子:粒径0.5~3.2cm,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高于C30时,不大于1%。

4、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5、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升降机等。

(二)作业条件。

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4、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5、现场负责人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被批准。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柱、梁、板、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养护



2、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剪刀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掉清净。

3、混凝土搅拌:

(1)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秤标准。在上料时车车过磅,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

(2)装料顺序: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如需掺外加剂(减水剂、平强剂等)时,粉状应根据每盘加入量预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粗细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

(3)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按表规定采用。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搅拌机出料量 (L)


<250

250~500

>500

强制式

60

90

120

(4)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技术员、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合格后再正式搅拌。

4、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及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min)


气      温  (℃)


低于25

高于25

<C30

120

90

≥C30

90

60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5、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l.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三、基础、柱、板、楼梯等浇注要求

(一)基础浇筑

   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前,对地基应事先按设计标高和轴线进行校正,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

现浇柱下基础时,要特别注意连接钢筋的位置,防止移位和倾斜,发现偏差时及时纠正。

1、条形基础浇筑

(1)浇筑前,应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如采用原槽土模时,应在基槽两侧的土壁上交错打入长10cm左右的标杆,并露出2~3cm,标杆面与基础顶面标高平,标杆之间的距离3m左右。

(2)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m距离,做到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2、设备基础浇筑

⑴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泥土的厚度为20~30c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方向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以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⑵对一些特殊部位,如地脚螺栓、预留螺栓孔、预留管道等,浇筑混凝土是要控制好混凝土上升的速度,使其均匀上升,同时防止碰撞,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对于大直径地脚螺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用经纬仪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二)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等混凝土施工

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浇筑方法:用吊车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6、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三)框架浇筑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因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最后使柱发生弯曲变形。

2、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和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之用。

3、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作塌落度的试验,如塌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孔洞的原来的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棚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四)施工缝的设置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将超出规定的时间是,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设置施工缝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对待。如果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会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寿命;重则危及结构安全,影响使用。因此,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无梁楼板柱的下面。

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五)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混凝土达到1.2 N/mm2 的时间,可通过试验决定,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1、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2、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5、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1)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置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度比不得不大于1;

(2)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正;

(3)垂直施工缝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60mm,间距50c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

(六)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施了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四、覆盖养护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1、覆盖浇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剂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出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用水相同。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用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于拆除内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五、质量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

4、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6、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mm)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1

轴线位移

8

5

尺量检查



层  高

±10

±5




全  高

±30

±30


3

柱、梁截面尺寸

+8  -5

±5

尺量检查



每  层

5

5


5

柱垂直度

全  高

H/1000

且不大于20

H/1000

且不大于30


5

表面平整度

8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10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5

5


8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5


9

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15

15




井筒长、宽

对中心线

+25

-0

+25

-0





H/1000

且不大于30

H/1000

且不大于30


    注:H为柱全高。

六、成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3、楼梯踏步的上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4、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模板上覆盖时,要在铺的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

七、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7、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QQ群或微博!

——————————————

关注【施工组织设计】公众号,获取更多免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监理范本。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