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准的事情
坚持一个月
你会感到很轻松
坚持一年
你会认为很执着
坚守十年
那就是在树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安全环保院的张树德,听一听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总氮脱除率不高一直是制约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工艺提标升级的关键技术问题,新环保法实施后该问题尤为突出。
张树德博士一毕业就把上述问题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十年如一日,一门心思干好这件事。
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是二十一世纪初开发的一种新型废水生物脱氮工艺,如何把这项技术应用到炼化企业,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关,他在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以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为核心的炼化污水脱氮处理研究方案。
根据前期室内小试结果,他开展了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室内小试研究平台搭建,室内连续运行超过42个月,还培养除了3名硕士研究生。
他组织的中试试验装置(一期)的设计制造,已经在兰州石化连续运行10个月,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为“侍候”好微生物,给它们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二期的研究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优化改进后的装置目前已在兰州石化运行了2个多月。仅在兰州石化中试现场,他就超过了200多天。
技术研究需要勤奋敬业,更在于不断创新,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
他研究制定的以机械搅拌澄清池加装曝气设施作为中试装置中硝化反应器的方案,通过控制曝气强度和酸碱度两项指标,解决了亚硝化反应难以稳定进行的瓶颈问题。
他提出了加装自循环系统启动厌氧氨氧化滤池,实现了厌氧氨氧化滤池的启动和菌种活性的快速恢复,菌种活性恢复比实验室条件缩短了10天左右。
他还从微生物快速增殖富集、影响因素识别与作用规律考察、集成中试平台功能入手,打造以厌氧氨氧化为核心脱氮技术的污水处理全流程研究平台,为推动研究成果有形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应用技术的研究,不仅是脑力劳动,有时更是体力活。在室内实验阶段,他和他的团队到大港炼化、兰州炼化等现场取样就10多次,带回样品好几十个,完成实验数据2000多种。
在中试阶段,装置需要连续运转,他们就吃在现场、住在现场、工作在现场,生产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他们一呆就是3个多月。
作为研究工作者,他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的是对事业的笃定与执着,是对技术的深耕与探索,是对人生的坚韧与前行。
张树德的故事,是安全环保院广大技术人员创新实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撰稿:刘志坚
图片:资料库
编审:刘志坚
主编:朱跃生